您的位置:首页 / 制氧机 / 高原用氧指征及高原用氧注意事项

高原用氧指征及高原用氧注意事项

2021年01月31日 08:49:55   分类: 制氧机

高原环境对人体影响最大的事又远环境低氧而引起的低张性缺氧,而氧气疗法(氧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缺氧问题,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氧疗不仅是急慢性高原病的首要治疗措施,并且对于提高高原人群生存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用氧不当也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进入高原后,用氧不当可能延缓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适应过程;而吸氧浓度过高,时间过长,还可导致氧中毒,反而加重机体的缺氧,造成难以调和的治疗矛盾。因此,对于高原用氧问题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 吸氧的不利影响

1.1 氧的反常效应  在生理或病理性低氧血症的情况下,突然吸入纯氧可能出现短暂的发作性缺氧症状加重或其它机体情况恶化现象,如意识丧失或全身肌肉抽搐等,称为“氧的反常效应”,又称为吸氧反应。在严重缺氧条件下,吸氧的反应时普遍存在的,只是症状轻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缺氧越严重,吸氧反应症状发生率越高。而在缺氧程度相同时,吸入的氧分压越高,吸氧反应症状越重。

1.2 氧中毒  就像所有的药物都有毒副作用一样,高氧也会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细胞死亡,这就是氧中毒。氧中毒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吸入氧分压,氧分压过高时,即使吸入氧浓度正常也可能氧中毒。

根据损伤的靶器官不同,可将氧中毒分为肺型和脑型两种类型。肺是氧中毒最易受累的器官,高氧主要是损伤支气管粘膜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氧疗的病人如发生肺型氧中毒,PaO2将进一步下降,加重缺氧。脑型氧中毒病人主要出现视觉、听觉障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死亡,也可以出现精神病样表现,如欣快感,各种妄想等。由于吸氧不当可能造成病人氧中毒,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死亡,故氧疗时应控制吸氧的浓度和时间,预防氧中毒的发生。高压氧疗时,如果病人出现神经症状,应注意区分“脑型氧中毒”与由于缺氧引起的“缺氧性脑病”。前者先抽搐后昏迷,抽搐时病人是清醒的;后者则先昏迷后抽搐。两种情况采取的措施截然相反,对氧中毒者控制吸氧,但对缺氧性脑病者则应加强氧疗。

1.3 干燥  呼吸道内保持95%-100%的相对湿度事粘液-纤毛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压缩气筒(氧气瓶)中放出的氧气极为干燥,湿润度大多低于4%,若患者鼻咽部功能不好,或氧气湿化不佳,可使气道干燥,净化作用减低,甚至可诱发哮喘。

1.4 延缓习服  初入高原后,机体为了适应外界低氧环境,全身个系统从器官组织水平到细胞分子水平,才从功能到组织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代偿适应性变化,机体内环境从不平衡到平衡,逐渐取得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习服。在此过程中,持续的低氧刺激事引发机体代偿反应的根本原因。在此期间吸氧,则会减轻低氧对机体的刺激作用,延缓机体主动习服高原低氧环境的过程。

2 吸氧指征

2.1 下列情况应该吸氧  (1)高原病:初入高原一周以内,如果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心悸、气喘、乏力、失眠多梦或嗜睡等急性高原反应的表现时,应低流量间断吸氧,氧流量以1-2L/min为宜。如果发生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时,应持续吸氧,视病情轻重给予中、高流量吸氧。有条件时可进行高压氧治疗。注意不要过早停止吸氧,以防病情发生反复。慢性高原病患者也应该吸氧,可根据病情遵医嘱执行。(2)女性妊娠期:孕妇在妊娠期间的耗氧量增大,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是胎儿生长发育和各个器官形成最重要的阶段,氧疗可使孕妇血氧浓度增加,改善胎儿氧供,有利于各个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妊娠,无疑更会加重孕妇对氧的消耗,胎儿会比在平原感受到更大的缺氧刺激。缺氧可以影响胚胎或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畸形或死胎,引起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机会也更大。因此,高原低氧环境下的氧疗在整个孕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胎儿各器官的发育,改善由于妊娠增加的耗氧量所引起的缺氧。对于患有心、肺、肝、肾等疾病的孕妇,定期氧疗尤为重要。(3)睡眠呼吸障碍:高原上一出现睡眠呼吸障碍,包括上气道阻力综合征、单纯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中枢性、阻塞性和混合性三型)、低通气综合征、慢性肺部疾患及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夜间低氧血症等。其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过程中反复出现血氧饱和度锐减和再氧合,这往往成为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治疗睡眠呼吸障碍可以预防和治疗患者合并的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的移居者应该夜间低流量吸氧。

2.2 下列情况建议吸氧  (1)长期睡眠障碍:在进入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人可很好地习惯高原环境,但亦有部分人习惯不良,出现各种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失调或紊乱症状。长期居住高原的移居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晨醒过早、打鼾、夜惊、梦魇等。偶尔出现一两次睡眠障碍不必惊慌,但如连续或反复出现,则可能引起或加重其他病症,应引起足够重视。出现睡眠障碍的移居者可以在睡前进行低流量吸氧,或在富氧室内休息、睡眠,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2)剧烈运动:长期从事剧烈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的高原移居者,宜定期进行氧疗。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进行低流量吸氧,可以迅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减少慢性高原病的发生。(3)精细活动:缺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神经肌肉传导受损,临床上可出现运动障碍,严重时可致肢体软弱无力,步态蹒跚,握物操作时手腕颤抖等。此外,在进行外科手术、科学实验等精细活动时,吸入低流量样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加强肢体运动的准确性和灵活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和减少失误。(4)重大决策:严重高原缺氧可影响大脑功能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降低,以促进脑功能恢复,增强记忆力、判断力、分析力和创造力,以保证取得正确的决策。(5)长期居留4000m以上的高原,机体缺氧程度较重,慢性高原病发病率高,往往对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对这些移居者再说,定期进行氧疗有利于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3 下列情况控制吸氧  (1)初进高原者如果没有明显的急性高原反应的症状,不提倡吸氧。因为此时吸氧延缓机体对高原低氧环境的习服过程,反而是不利的。(2)出现吸氧的反常效应或氧中毒时,应控制吸氧,减低吸氧浓度,或停止吸氧。

3 供氧装置

3.1 氧气瓶  常用的氧气瓶为柱形无缝钢瓶,瓶内可耐高压达15.5MPa.,溶氧量约6000L。总开关在筒的顶部,可控制氧气的放出。使用时,将总开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4周,即可放出足够的氧气,不用时可顺时针方向将总开关旋紧。在氧气筒颈部的侧面,有一气门与气压表相连,是氧气自筒中输出的途径。出了大氧气钢瓶外,还有2L、3L、4L等便携式小氧气钢瓶。便携式氧气瓶供氧比较方便。

3.2 氧气枕  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有橡胶管,上有调节器以调节流量。使用前先将枕内灌满氧气。氧气枕的优点是比较轻便,便于移动和携带,但枕内贮存氧气量较少,一般只能维持供氧半个小时左右。

3.3 高压氧舱  高压氧疗法是指在高于一个环境大气压的密闭环境下,利用吸氧进行治疗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利用特殊的加压舱,使病人在2-3个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中呼吸高压空气或间断性吸入纯氧。主要用于急慢性高原病、脑外伤、冠心病、休克、复苏等治疗。下列情况不宜进行高压氧治疗;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肺部感染、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气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不明原因发热、高血压、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肝病、肾病、精神病、过度肥胖、孕妇、月经期。高压氧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鼓膜气压伤、肺气压伤、减压病、氧中毒、疲劳、情绪紧张等。

3.4 加压袋及加压帐篷  轻便式高原加压袋或加压帐篷事便携式的高山救生装置,具有重量轻、可折叠、可重复使用等特点,适合于快速进入高原及登山活动时发生急性缺氧症状人员救治使用。其原理事将患者置于密闭的袋内或帐篷中,用电动泵或人力泵打气升高袋内气压,以模拟海拔高度下降,提高患者吸入氧分压。不过,加压袋或加压帐篷主要用于因黑暗、受伤或缺乏人力而无法下送患者时作为临时处置措施,一旦有条件,应将患者即使下送。

3.5 液氧  主要用于医院供氧,以替代氧气瓶送氧,贮存在液化管道系统供氧具有氧气纯度高、压力稳定、流量足、使用安全可靠、管理方便、噪声小等特点。面前正在研制体积小、供氧时间长、安全方便的单人用液氧装置。

3.6 加压面罩  不受患者通气量变化的影响,耗氧量少,不需湿化、吸氧浓度恒定,不受张口呼吸的影响,基本无重复呼吸。面罩不必与脸面紧密接触,佩戴比较舒适。加压面罩在持续低浓度氧疗时应较为普遍。其效果和可靠性均肯定。

3.7 富氧室  近年来,有人提出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在富氧室内休息、睡眠可提高高原习服,改善移居者的睡眠质量及思维、及工作能力。富氧室制作:选择一间门窗相对密闭的房间,以氧气瓶或制氧机向室内补充氧气。利用测氧仪测定室内的含氧量,使其维持在24%-25%,同时清除室内的二氧化碳。人员可在室内工作、休息。

3.8 氧帐或头套  指制作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提供相对恒定的氧流量工人员吸入。一般罩内的氧浓度、湿度和温度均可调节。用氧帐或头套供氧,患者较舒适,氧流量恒定,但耗氧量大,设备复杂。主要用于儿童或重症不合作的患者。

3.9 化学制氧  方法有氯酸盐氧烛制氧、超氧化物制氧及过碳酸钠制氧等。化学产氧方法及其装置的研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其材料来源广泛,装置设计不拘一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高原用氧注意事项

4.1  氧流量调节  出了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一氧化碳中毒等急救使用中,高流量吸氧外,一般主张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2-3      L/min。在无流量表情况下给氧,可将短管的出气孔放在水内,视气泡排出的快慢判断流量。一半连续排除即为通常用量。

4.2  吸氧导管放置  由于氧疗患者情况差别较大,应特别强调的事一定要注意保证患者能切实把氧气吸入到肺里,这样才达到氧疗的效果。如患者以张口呼吸为主时,应将吸氧管放置在口腔内而不是鼻腔内,此时如使用鼻塞式吸氧管,应将鼻塞部分剪去,以免误吸入肺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应将吸氧管置入到插管内并固定,在固定吸氧管时,不要堵塞插管管口。

4.3  湿化和加温  低流量给氧一般用泡式湿化瓶,高流量给氧宜用更有效的湿化器对吸入氧气进行湿化。湿化水温宜为28-34度。这时吸入氧气的温度与鼻腔温度接近,减少气体对鼻咽部及气管粘膜的刺激,使病人感觉温暖舒适。吸入温暖气体能减低气道阻力,一方面防止支气管收缩引发的哮喘,另一方面呼吸道畅通可是人吸入的氧气顺利进入呼吸末细支气管及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增加氧饱和度,氧疗效果较好。

4.4  防止交叉感染  所有供养装置,包括鼻导管、鼻塞、面罩等一切氧疗用品均应定期更换消毒。一般专人使用。更换给别的患者时,应该严格消毒。

4.5  氧气储备  小团体或个人行动时应携带氧气瓶、氧气枕、以备不时之需,定期检查瓶内氧气,对未用和已用的气筒分别注明。已被应急。

每人都应掌握正确的用氧方法。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要用完,应保留至少5个大气压,以免渗入气质,再充氧时发生意外。氧气瓶不可存放在高温环境,周围严禁烟火和放置易燃品。严禁在氧气瓶螺丝处涂油。搬运时要稳,避免碰撞。以防爆炸。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 赞助本站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抖音
祁潇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