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制氮机百科 / 煤矿制氮机房管理制度大全

煤矿制氮机房管理制度大全

2019年04月25日 16:36:47   分类: 制氮机百科

煤矿制氮机房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措施

煤矿制氮机

(煤矿制氮机)

注氮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管理职责  

        一、通风管理部(区)负责监督检查制氮机、注氮管路系统、注氮地点注氮情况。负责牵头组织相关科室对制氮机、注氮管路、井下注氮情况进行检查。按采掘计划及时确定注氮地点后通知防尘抽放队进行注氮工作。对不及时确定和调整注氮地点负管理责任。  

        二、防尘抽放队负责监督检查制氮系统运转方面的情况。对因检查不及时出现故障影响井下注氮工作负相应责任。  

    1.井下注氮机由防尘抽放队管理,负责自己所管辖的注氮机的日常运行、保养、维修,并配齐值班人员,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值班人员每班两次对制氮机的运行状况、制氮浓度、流量、压力等参数向防尘抽放队队部汇报。制氮机制氮量由通风管理部(区)确定并下达,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2.注氮管路管理:  (1)主管路由防尘抽放队负责检查、维护。在管路最低点安设放水闸门,并定期安排专人检查管路有无泄漏、有无积水,并进行处理,确保主管路系统畅通。  

                                  (2)防尘抽放队每天安排专人检查管路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下隅角是否正常注氮,有问题应立即处理,确保注氮工作正常、连续进行。  

                                  (3)综采队根据回采进度及注氮管路距下隅角距离,对注氮管路进行拆除。      

    3.井下注氮机启动或停止时,必须按程序汇报防尘抽放队队部。不经报告启动或停止运转,按事故进行追查处理。  

    4.防尘抽放队负责制氮、注氮工作。必须建立注氮管路系统检查记录,每天由专人对注氮管路系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处理记录备查。  

    5. 通风管理部(区)等相关部门科室不定期对矿井注氮系统各环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确保矿井防灭火注氮工作正常进行。  


二、安全技术措施  

        1、注氮泵司机每班检查注氮机状况,包括检查机组油量、冷却水系统、仪器仪表、阀门等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在未修复好之前严禁开启注氮泵。  

        2、每班启动制氮机前要检查plc控制柜及各类仪表的工作状态,并校验氧分析仪,等各类仪表显示数值正常后方可启动制氮机组。  

        3、注氮泵司机必须严格执行通风队制定的注氮泵司机规章制度,严禁出现脱岗、空岗、不在现场交接班等不安全行为。  

        4、注氮管路末端必须埋入工作面采空区方可执行注氮防灭火措施,以免大量氮气涌入工作面,发生氮气熏人事故。  

        5、首次注氮前,使注氮管路内“憋气”,防尘抽放队安装工携带工具迅速巡视注氮管路系统检查有无漏气,发现漏气立即处理。系统无问题后先进行排空,管路中O2低于3%时方可向采空区内注氮。

        6.注氮司机发现注氮压力突然增大,很有可能是注氮管路发生堵塞,必须立即停止注氮,查明原因,并立即处理,问题处理后方可开始注氮。  

        7、注氮期间,每班安排一名维护工携带好工具巡视注氮管路检查有无漏气,发现漏气立即处理,否则严禁注氮。  

        8、注氮泵正常运行过程中,泵站司机每隔1小时作一次运行记录,运行记录包括:注氮流量、注氮压力、氮气浓度、氧气浓度、温度、时间等参数。  

        9、注氮时,通风队在8826工作面、8824工作面安排专职瓦检员随时检查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瓦斯、氧气、一氧化碳等气体情况。氧气含量低于18%时,立即将工作面作业人员撤至新鲜风流中,汇报矿调度,停止注氮。          

        10、注氮过程中,防尘抽放队派专人巡回检查注氮管路,发现漏气立即通知泵站停泵,进行处理。  

        11、回采工作面内工作人员一旦有呼吸急促等缺氧征兆时,要立即撤到新鲜风流中。  

        12、注氮期间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注氮硐室。

来源:,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 评论:(0)
  • 赞助本站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一针见血的评论,你还等什么?

必填

选填

选填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抖音
祁潇博客